人才管理助推物业管理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发布日期:2015/12/21 15:48:51 | 浏览次数:8505 来源:周初新/意昂2平台物业公司工会主席
顺应国家经济改革发展方向,以深化改革为契机,积极促进物业管理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意昂2平台物业参考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制定意昂2平台物业公司五年发展战略规划,旨在通过对传统物业管理的改造,实现向现代物业管理的转型和升级。所谓的物业管理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物业管理服务产业。
通过对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充分体现了物业管理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经营理念总体滞后。行业中企业对成本上涨给行业生存发展带来的困难束手无策,看不见潜在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市场需求和新的商机,缺乏从客户价值、企业资源和能力、盈利方式等方面研究应对困难的路径,长期处于生存困境中,经营风险加剧。
二是管理方式粗放。对推行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向和重点的绿色物业管理的意义认知不足,对通过网络技术和科技手段可以给行业带来的管理升级还看不太懂,对新能源、新产品和新工艺能带来的降耗和节省开支效果缺乏把握。企业人员冗繁,服务品质和工作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改善和提升,低劳动力成长和高能源消耗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三是从业队伍人才跟不上。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在行业的运用,以及客户需求的拓展和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行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由于行业的平均工资待遇低于城镇职工平均收入,造成薪酬待遇留不住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一线员工流动性日趋加大,年龄结构偏大,直接影响企业管理服务水平的保持和提升。
以上分析表明,传统的物业管理运作模式,劳动密集型和简单服务提供者的现状,限制了行业发展,决定了物业服务企业的经济运营和盈利空间十分狭窄,服务质量与客户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实现从粗放型传统服务业向集约型现代服务业的转变,是物业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引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方式,开创全新商业模式,致力于提高物业服务的技术含量、增值服务和产品附加值就是物业管理现代服务业的典型特征。因此,推动转型升级是外部形势发展的倒逼,也是行业摆脱当前困境、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近年,意昂2平台物业通过创新求变、砥砺前行,结合集团五年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宣传,统一发展观念,明确物业管理作为集团战略中的辅助板块,指明意昂2平台物业行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重点开展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创新多元商业模式、加强新技术应用、鼓励各经营单位做大做强、发展绿色物业管理等方面工作。
现代化服务与人才管理互为表里,强化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等保障措施,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现代化服务转型,为实现这最终目的归根结底需要人才的支撑。一方面,新型企业管理、创新商业模式策划、网络化的集中管控,信息平台的客户管理、产业链上延伸服务的拓展具体体现为,武汉东湖高新区的政务服务外包模式,设施设备SEMAX系统的运维,物业管理APP软件应用、互联网+等。对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知晓法律,可策划与整合多领域、多业务的、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另一方面,对现在正在从业的大量基层服务人员通过培训和绩效管理等,提升至更高劳动生产率、具有更广泛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职业劳动者团队,承担多元、便捷、安全、专业的最后一公里服务,将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为实现物业管理的转型升级需要在人才管理工作下苦功夫,以人才培养为重点,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根据经营单位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理顺培训机制和创新培训方式的关系。一是持续开展物业管理师继续教育工作,根据培训需求建立培训系统并完善课程设置;二是依托地方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和相关培训机构,继续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做好项目管理、设施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等专业岗位培训工作。实施开发科技、经济、人文等范畴的培训课程,丰富从业人员的学习内容,提升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三是响应培训需求,继续与优秀物业服务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剖析企业成功发展模式,用行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引进行业前进。同时关注新项目的发展需要,针对其发展阶段、人员状况、开发针对性强,受众面广的培训课程。
实现转型升级要坚持以服务客户为宗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工作方式,不断扩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适应行业发展的新形势。要转型升级离不开人才的信息管理,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信息记录,及时做好人才信息、职业资格证书等信息更新。建立适合经营单位分类定级管理办法和授权管理的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各经营单位的作用,使经营单位人才管理工作统筹有序、充满活力。以人才管理作为推动力,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促进物业管理与房地产业、建筑节能产业等上、下游产业的顾问合作服务,推动物业管理与绿色地产、建筑物节能改造、低碳智慧社区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的紧密结合,调动起更多的经营单位参与到节能减排工作中来,最终实现在转型升级中收获潜在的高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