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平台,意昂2招商

员工情怀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员工情怀

心中有信仰 胸中有热血——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

发布日期:2017/9/18 9:57:41   |   浏览次数:9563   来源:陆蓉蓉/意昂2平台工程管理公司


关于《建军大业》,观影之前已有一些心理预期,激烈的厮杀、紧张的战斗、震撼的爆破,这些大场面的出现都毫无悬念。但走入影院,更让人热血沸腾的是,一群想干事创业、迸发出无限能量的年轻人,用当下流行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燃”。

电影开篇灰色基调的上海,把观众带入了那个山雨欲来的年代。一开场即直击“四•一二”屠杀现场。面对蒋介石的无情背叛,周恩来说:打倒列强,统一全国,再造共和,这是孙先生的终生理想,北伐还未完成,你却对自己的兄弟举起了枪。国共关系的裂痕出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法阻挡。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也做出“分共”决定,正式与共产党决裂并开始大肆捕杀共产党人,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在此前后,中共秘密计划发动起义以挽救革命的行动也遭遇了阻滞。危难时刻,以周恩来等人为代表的爱国人士扛起了革命大旗,为解放全国奔走各地,并迅速聚集了一大批有志之士。此时,毛泽东33岁,贺龙31岁,叶剑英30岁,周恩来29岁,聂荣臻28岁,粟裕不到20岁,而卢德铭牺牲时年仅22岁。他们扛起的不仅仅是一面起义的大旗,更是一面民族觉醒奋进的大旗。

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凌晨2时,随着3声信号枪响,起义军以“河山统一”为口令,领系红领巾,臂扎白毛巾,向南昌城内外的守敌发起猛攻,敌强我弱的态势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但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上写着坚毅与无畏、责任与担当,因为他们心中有理想,肩上有责任。经过浴血奋战,天亮时,起义军成功占领了全城。消息迅速传遍南昌城,也震惊了海内外。

三河坝战役中,为了给继续南撤的主力军留足时间,需要两百人留下来殿后,朱德要求父子从军者,父留子走,兄弟从军者,兄留弟走。蔡晴川首先站了出来,这一刻的他,眼里有光有热血,坚定得看不出任何内心波澜。而这两百人的命运不言而喻。战斗中,身中数枪的蔡晴川在弹尽粮绝之际,耳畔始终回响的是朱德留给坚守的一句话:“要当勇士,不要当烈士。”最终毅然决然地拉响了引爆器,转移中的朱德听到了爆炸声,转头脱帽致敬。这一幕,看得人不禁湿了眼眶。三河坝战役是南撤部队入粤后经历的最为惨烈的一场战斗,也是我军探索中国革命的中心从城市到农村,武装斗争上从正规战到游击战转变的重要转折点。作为一名披甲上阵的战士,你的选择只有全力以赴。一句“要当勇士,不要当烈士”道尽了战争的残酷,更让人感慨于革命胜利的得来不易。当一种信仰在心中种下了种子,就会生根发芽,迸发出惊人的力量。

当历史的一幕幕通过电影再现时,只觉得胸口滚烫、拳头紧握。教科书中出现的那几行看似简单的文字,浓缩的却是那个时代、那群人或长或短的波澜人生。影片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小细节,生动地塑造出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让原本群像式的人物变得立体鲜活、个性鲜明,构建起一个更为真实的大时代。毛泽东也是普通人,有着丈夫、父亲的多重身份,与妻儿告别时轻抚孩子的头,满是不舍,革命者的柔情尽显无疑,浓缩着一个小家庭的大格局,革命最终胜利的背后,也正凝聚着一个个家庭的付出。贺龙在南昌起义南下失利时坚持入党,那股子赤诚刻画得入木三分。传统意义上的反派人物在影片中也更为立体,杜月笙是心狠手辣的黑帮大佬,却也重情重义;敌军也再不是脸谱式的丑恶嘴脸,三河坝战役中敌军为牺牲的黄埔军校友厚葬,表明他们同样有血有肉,之所以走上不同的道路或许只是因为信仰不同。

有人说,如果不是730日的沙场阅兵,很多人一辈子可能都不知道朱日和基地的存在,如果不是这场沙场阅兵,恐怕很多人都忘了今年是建军90周年。可见,大家都已意识到,和平年代的我们更需要时刻铭记历史。《建军大业》用了一种近乎“燃”的方式重现了历史,有人说它对历史细节描述有所出入,有人说它在人物刻画方面有娱乐化之嫌,有人说它更像一部热血青年的励志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它用一种更为热血的方式让我们走近这段历史,重新审视历史。《建军大业》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它既承认革命的伟大,也不回避革命的残酷,以此让我们铭记一段更为真实的历史。是信仰的力量,是理想的支撑,让无数革命先烈在20多岁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就走上了决定国家和民族未来命运的道路,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用朱德的话说: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无上光荣。

影片的结尾,井冈山胜利会师,现场观众齐声喊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禁泪目。那一刻,我们知道,历史不曾忘记,热血必当永存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