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大投入建设民生幸福城市
发布日期:2015/5/19 8:58:31 | 浏览次数:4298 来源:《深圳特区报》5月19日A06版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徐兴东)昨日我市举行市第六次党代会系列新闻发布活动“民生领域发展情况”第二场发布会,市人居环境委、市交通运输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就市民关心的民生问题接受了媒体采访。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加大投入建设民生幸福城市,道路网络日益完善,绿道公园逐步增加,天更蓝、水更清,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也开创新局面。
PM2.5降至33.6微克/立方米,为副省级以上城市最好
市人居环境委副主任林翰章表示,过去5年我市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出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深圳的实施方案,在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生态文化、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通过治污保洁工程平台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和措施1147项,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我市按照“大力度、大投入、大建设”的思路,以重点环境要素的治理带动全市整体环境质量的改善。2010年至2014年,市本级政府投资、财政性投入生态环保的比例占到全市10%左右。
经过不懈努力,全市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保持稳定并呈现向好的态势,2010年-2014年我市GDP翻了近一番,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累计下降19.5%、44.7%,达到全国最低水平,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以较低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支撑了城市有质量的稳定增长,绿色低碳发展特色鲜明。PM2.5浓度下降到33.6微克/立方米,在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处于最好水平,雾霾天数减少47天。深圳河等14条主要河流水质有不同程度改善,福田河、龙岗河等主要河流消除黑臭现象,部分河段实现水清岸绿,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林翰章表示,我市对违法排污行为采取高额罚款,辅以吊销排污许可证、刑事拘留、舆论曝光等手段严厉打击,今年1月史上最严新环保法实施后我市还采取系列措施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首先是完善特区配套立法,加强大气污染、土壤污染防治等;其次是严格执法,开展雷霆行动、雨季行动等;最后就是加强普法宣传,形成全社会参与环保的氛围。”据介绍,2010年至2014年,全市共做出环保行政处罚10218宗,罚款金额共计37293.35万元。
公共交通更方便更舒适,将实施公交提速1.5战略
市交通运输委副主任徐忠平表示,过去5年全市交通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广深沿江高速、梅观高速扩建等项目相继完工,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50公里;外环高速、东部过境高速已于去年8月开工,深中通道、沿江高速二期前期工作推进取得突破,预计年底开工建设沿江高速二期机场互通立交。加快跨二线关通道建设,新彩通道通车,坂银通道、坪盐通道等开工建设;南坪二期塘朗立交至南光高速段建成通车,南坪三期、桂庙路快速化改造等开工建设。增加原特区外道路建设力度,深汕公路、布龙路改造等原特区外主干道新建、改建工程完工通车,石岩外环路、五和大道、丹荷路市政工程正抓紧推进建设。全面完成清除断头路三年行动计划,打通梅龙路、高新中五道等断头路89条。徐忠平表示:“未来原特区内没有太多空间修大量道路,我们主要方向是挖掘现有交通设施服务水平,通过加强管理来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原特区外道路交通历史欠账较多,未来将和市区相关部门合作,完善原特区外的道路网络。”
近年来,我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对市民出行、节能减排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严峻挑战。为应对日趋严峻的交通形势,我市转变过往以提高设施供应为主的交通拥堵治理思路,采取增加设施供应和调控交通需求双管齐下的综合治堵手段,在提高道路设施容量的同时,以停车收费政策调整为抓手,通过增加小汽车出行成本,调控小汽车交通需求,引导市民采用轨道、公交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徐忠平表示,接下来我市将持续不断加快轨道交通建设,调整优化常规公交线路,建设公交专用道并加强管理,推出定制公交、快速公交,完善自行车道、步行道等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实施‘公交提速1.5战略’,即公交全程出行时间控制在小汽车出行时间的1.5倍以内,让市民乘坐公交出行更舒适、更快捷。”
此外,我市已经启动路边停车收费,路边停车秩序明显改善,交通拥堵有所缓解。小汽车增量调控配置进行了三期,机动车增速得到合理调控。
最低工资标准逐年提高,社保参保人数居全国前列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龚祖兵表示,5年来全市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重要的位置,积极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应届毕业生就业率92%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从市场准入、融资服务等多方面入手,鼓励推动积极就业;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过去5年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创新人才资源开发的体制机制,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长,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深圳逐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强化劳动监察力度,提升劳动仲裁效能,确保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
龚祖兵表示,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深圳近推出了一系列措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以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个人贷款额度最高10万元,合伙创业最高可贷款200万元。在国家认定的自主创业孵化园内经营,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以申请场地租金补贴,第一年每月2000元,第二年每月800元,第三年每月600元。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以申请首次创业补贴,正常经营纳税一年以上可以申请一次性补贴5000元。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以申请创业带动就业补贴,提供1个就业岗位就可以申请1000元补贴。此外,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还可以申请社会保险补贴。
在社会保障方面,全市各种险种参保总人数达到4564万人次,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其他险种参保人数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社保待遇稳步提升,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门诊支付比例、划入个账比例均属全国较高水平。我市努力开拓基金收入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目前历年社保基金结余3187.37亿元。
针对部分医保参与人因为疾病严重、治疗时间长而自己需要支付费用多的问题,龚祖兵表示,我市已经出台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试行办法,完善了医疗保障制度,参保人享受的医保待遇也有调整,一是参保人住院时发生的医保目录范围内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万元的以上的部分,由重疾商业险资金支付70%,一个参保年度内支付金额最高不超过15万元;第二类是参保人患重特大疾病时使用自费药品目录范围内的药品时,由重疾商业险资金报销70%,支付最高额度不超过15万元。
绿道里程达200公里,公园总数达到889个
市城管局副局长綦文生表示,过去5年深圳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我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品质,积极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示范市”等荣誉称号。结合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资源等特点,深圳以两条省级绿道为骨架,串联起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网络,绿道总里程达到200公里,形成全国城市中密度最大的三级绿道网体系,实现了市民“5分钟可达社区绿道、15分钟可达城市绿道、30-45分钟可达省级绿道”的目标。
据介绍,5年来全市新增公园绿地3624.67公顷,新建公园236个,使得公园总数达889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6.84平方米,基本形成“自然公园-城市综合公园-社区公园”的三级公园体系。深圳积极开展主题公园建设,形成了“一园一特色”的公园品牌。2013年我市编制了《深圳市公园建设发展专项规划》,计划到2018年再投入20亿,完成300个社区公园新建改造工作;到2020年,全市公园总数超过1000个,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面积达600平方公里以上,使城市绿色公共空间得到不断拓展。
此外,全市道路绿化乔灌木占绿化覆盖率比重达到80%以上,林荫路推广率达95%以上,充分发挥道路绿化滞尘降噪、消减城市热岛效应、洁净空气的生态功能,营造“人在城中、城在林中、森林进城、森林围城”的绿色宜居环境。大尺度、多树种、复层混交的植物配置体系已成规模,形成季相分明、错落有致、层次丰富、色彩缤纷的“一路一景观”的道路绿化品牌。
针对“垃圾不落地,深圳更美丽”实施情况的提问,綦文生表示:“垃圾不落地是倡导市民不要随手乱扔垃圾、养成文明的习惯,这不仅仅是一个垃圾整治工作,更是一个文明推广工作。”我市通过公益宣传、精细化管理以及创建示范点的形式推动这项工作,目前已经推广了东门街道垃圾不落地试点经验,现在在全力推动大梅沙的垃圾不落地。“今年的目标是有30%的社区要达到垃圾不落地的标准,同时普遍提升环卫保洁的水平。”綦文生透露,今后将联合教育、文体旅游等部门以及团委、义工等组织开展活动,形成全社会参与共建的氛围。另外,城管局还将加大执法力度,制定精细化管理方案,提升环卫保洁作业的水准。
原文链接: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5-05/19/content_32280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