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勇当“四个全面”排头兵
发布日期:2015/8/27 9:38:21 | 浏览次数:3558 来源:《深圳特区报》8月27日A01版■ 新华社记者 赵东辉 王传真 王攀
今年是深圳特区建立35周年。在5月召开的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上,特区确立了未来五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目标任务。创造新业绩、增创新优势、迈上新台阶,勇当“四个全面”排头兵成为这座城市肩负的新历史使命。
在这一进程中,特区将如何营造更加强劲的创新驱动能力、实现更有质量的发展?能否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为国家先行先试?特区精神还会迸发出怎样的新内涵?
当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今年上半年,在错综复杂的经济大环境下,深圳特区交出了一份靓丽的“发展答卷”。1至6月,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550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1.6%;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7.9%。
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新常态下深圳创新动力的持续增强、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今年上半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300亿元,国际专利联盟(PCT)专利申请量近6000件,约占全国一半。在深圳仅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4700多家,占广东全省一半,华为、中兴、腾讯等一批企业已经成为引领全球市场的行业翘楚。
“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深圳创造了科技自主创新的奇迹,也率先尝到了创新驱动发展的甜头。事实表明,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深圳自主创新上具有独到优势,这也为深圳创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奠定了扎实基础。”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说。
马兴瑞认为,深圳自主创新的动力之所以源源不断,一是政府的“有形之手”把力气用在了制度建设上,从财税、人才、金融、土地、知识产权等各环节给予支持,形成了覆盖全过程的政策链;二是市场化程度高,企业、个人能就地找到科技成果转化的适宜平台和市场环境;三是产业链条长、门类齐全;四是以企业为主的创新主体具有强大的市场研发和投入动力。
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是深圳创新型企业的突出特征。比如华为,它的软件产品开发人员中既有俄罗斯的专家,也有法国的专家。“我们的目标是培育更多像华为这样的企业,争取让深圳本土的跨国企业数量翻上一番,达到8到10家,如果实现这个目标,深圳的创新驱动能力就会迈上新的台阶。”
勇当改革开放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创造新业绩、创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这是深圳落实“四个全面”的关键所在。“深圳要用实际成果来回应这一要求,这是我们的任务,也是我们的目标。”马兴瑞说,“从1980年建立开始,深圳就是全国改革的试验区和示范区,这也是特区的魂和根。”
这是一次真正触动灵魂、“伤筋动骨”的改革,矛头直指政府自身:现在的深圳,各级政府部门握在手里的行政审批事项仍有1700多个,一个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开工,需要花费半年时间“跑手续”。盘点自身的不足与缺陷,特区已经将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行政审批改革和推动市区两级政府权责划分这些“硬骨头”,列入了改革攻坚日程。
马兴瑞说,深圳以改革起家,改革要动真格,硬碰硬,是向自己开刀。不能搞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而要一步一个脚印往前扎实推进。
眼下,列在深圳改革时间表前面的重点任务,还包括率先建成“一带一路”的突破口,成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全国中心经济城市,解决困扰特区城市发展的土地瓶颈和人才集聚难题等。这些都需要保持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锐气,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
“勇当改革开放的‘促进派’和‘实干家’,继续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挑重担、破难题、作示范,这是特区深圳不变的使命。”马兴瑞说。
特区精神迎来新内涵
过去的35年,深圳已经塑造“拓荒牛”形象。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区精神正在焕发怎样的新内涵?
“不论时代怎么变化,勇当改革排头兵永远排在深圳特区精神的首位。改革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复杂的形势和肩负的重任,容不得我们有半点的自满、停滞和松懈。”
深圳的改革创新,就是要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出实招、求实效,最大限度减少对创新的约束和干扰,最大限度降低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最大限度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
“新的历史时期,特区精神中要有改革开放的大局观念,更加主动地承担起国家赋予的重任,特别是深港合作,要从以往的依靠香港转为合作共赢、优势互补;特区精神也要求我们有更大的胸怀,为其他地区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产生更多辐射作用;特区精神还应当有国际视野,我们要敢于和新加坡、东京这样的国际一流城市对标。”马兴瑞说。
与特区精神相适应的是,特区的工作作风正在发生转变。今年上半年,7年半得不到决策拍板的深圳地铁8号线项目正式启动,久拖不决的城市污水工程大步前行,行政审批流程改革得到了有力推动……
“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办就办成、滴水穿石”的作风和干劲,正在特区生根、发芽。
原文链接: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5-08/27/content_3321049.htm